更多服务
求职 不要过分包装
来源:邯郸人才网 日期:2012-07-11 浏览


“23岁的年纪就像13岁”、“二道贩子”、“不过脑子的废话、不疼不痒的废话”、“狂浪”、“你这是在装吗”、“你才27岁着什么急、对人生有思考吗”……很难想象,这些尖酸毒辣、充满讽刺味道的言论都来自一档求职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

  天津卫视的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从开办到现在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有人指责,在《非你莫属》舞台,评委、应聘者都在表演,误导真正要找工作的人。为了更多作秀,一些老板明知肯定不会用的人也不灭灯。 近日,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投票,名为“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一石激起千层浪,微博抵制人数已达到20多万人。如李开复所言,在《非你莫属》舞台上,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负面的企业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非你莫属》反映了中国职场的一些陋俗,似乎只有委曲求全、低声下气,把自己弄得很谦虚很卑微,才能被认可。那些稍微有些个性的,稍微有些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激情、善于表现的人,却很容易遭到攻击。这影射了我们国家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环境的一个通病,平庸的人总是最安全的那一个,一排人站在一起,个子高的肯定要被剁掉两只脚。此外,中国的职场前辈普遍有着“我是过来人,我肯定比你知道的多”的姿态,导致《非你莫属》的评委把这种“过来人”的姿态肆意放大。

  走到公众面前勇敢推销自己,是求职者面对激烈竞争的积极反应,也是自我挑战的表现。可是,如果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制造噱头,以单一标准给求职者分出好坏则难免造成误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过人之处,如何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不卑不亢地把自己推销出去,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求职者要努力寻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人生定位,而不是打造全能超强的状态。很多求职者想让自己样样精通,但结果却没一样能精通。全球著名投资商沃伦·巴菲特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我18岁时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投资。

  其次,用能力说话。很多人为应对就业难,被迫使自己变成了“考证族”;还有一些人花心思去制作精美的简历、拍漂亮的求职照片或者在招聘会上以另类的语言和行为去博取评委的关注,这些做法反倒会让自己一无所获。职场新人要明白,工作要凭能力去说话,过度包装,就算是被录取了你也没法胜任。

  邯郸英才网点评:职场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需要的是持续的热情和持久的努力。财富能作为求职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要明白当你在收获事业的同时,也很可能收获了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