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邯郸县农业合作显威力
来源:邯郸人才网 日期:2009-12-31 浏览

邯郸县农业合作显威力

  从“街头叫卖”到“专业化生产”,再到“品牌化设计”

  从标准化生产一路走来的邯郸县农民,不再满足于自行“叫卖”和“推销”,而更注重以产品质量赢得市场,这就使得品牌建设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需要。邯郸县县长梁振江介绍说:“合作社不能只是成立起来就行了,而要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打出自己的品牌产品,这样才能让他们愈发富有生命力。”

  该县先后举办了“桃王”大赛、农产品观摩会等活动推介产品,帮助合作社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合作社走品牌化经营的路子。近两年该县涌现出了甘丹冬枣、赵都鲜果、山陵香椿、赵王仙桃、佳佳兴小杂粮、绿欣达大米等一批知名“农”字品牌。

  品牌效应带来的好处,赵都鲜果合作社的社员们感受尤深。合作社成立后,推行绿色种植,将桃、苹果、梨、草莓等10余个品种统一注册了“赵都”品牌。该品牌连续在中国农交会上获“果王”,在中国河北第三届国际特色农业精品展销会上获“金奖”。合作社社长冯立平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原来每公斤只卖到1元钱的桃子,现在平均售价为8元/公斤,相当于过去的8倍。按每亩产桃1000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8000元。现在销售网络已遍布北京、广州、惠州等20余个大中城市,拥有正式社员574人,带动农户9000户,辐射面积达20余万亩,涉及到周边6个县(市、区)
盘点2009,邯郸县广袤的乡野大地上结出一个又一个硕果:继“甘丹冬枣”和“赵都鲜桃”获农交会“果王”后,邯郸县农民郝武林种植的“红岗山”桃,又在2009中国(河北)优质农产(果)品挑战吉尼斯大赛中冠压群芳,夺得河北赛区第一名……而农民们说,这一切都归功于农业合作的威力。
  邯郸县委书记贾
宝仓说:“农民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稳操胜券,合作是唯一出路。”今年以来,该县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头戏,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引导农民创办合作组织,进行联合生产经营。如今,这个拥有225个行政村的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6家,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服务等多个行业。

  从“自发组织”到“自主联盟”,再到“形成网络”

  政府从中引导,合作组织逐渐形成规模优势。短短两年时间,邯郸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单一”走向了“多元”,由“政府牵头”变为“农民自办”,仅农村经济能人和种养大户组建的合作社就占到了总数的90%。

  为鼓励种养大户创办合作社,该县实施了《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合作社的发展,还要举办大型培训活动,组织合作社成员外出学习,从注册登记、土地占用、技术培训、资金贷款等方面予以扶持。“官民合办”逐渐衍变为“农民自办”。三陵乡枣树种植历史悠久。几年前,“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尴尬让许多枣农不得不伤心地砍掉了成片的枣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甘丹冬枣”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了。合作社从外地请来专家手把手地传经授技,帮跑销路,并以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敞开收购社员果品。第三年鲜枣有了销路,社员们不但按照股份得到了分红,还享受到了合作社的二次盈余返还。

  这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形式迅速在该县成长起来,形成网络,发展社员2万余人,带动了奶牛、大枣、鲜桃、香椿、小杂粮等产业的迅速发展。

  从“一叶扁舟”到“业界航母”,再到“联合舰队”

  专业合作社的增加,聚合了农民的主体力量和技术力量,他们在风急浪高的市场经济中合“扁舟”为“大轮”,化风险于无形,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在聚千家为一家的基础上,各家合作社之间还进行“再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联合与抱团。他们将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联合舰队”实现互惠共赢,从而使各项产业间形成了循环链条。兴农玉米秸秆、富民奶牛、赵都鲜果3家合作社联合,形成了“秸秆———牛———沼———果”产业链:秸秆青贮后作为奶牛饲料,牛粪用于沼气池建设,产生的废料和沼液作为有机肥还田和果树施肥。国牧鑫养猪合作社、赵都鲜果合作社、富成蔬菜合作社“联合”,形成了“猪———沼———果(菜)”产业链:在猪栏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供给果树、蔬菜种植及农田施用。一年下来,平均每家合作社最少增收节支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