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邯郸含金量最高的名片
来源:邯郸人才网 日期:2009-08-09 浏览

邯郸含金量最高的名片
1994年元月四日,邯郸人民收到一个振奋的好消息———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城市含金量最高的牌子从起初申报到最终落户邯郸,个中艰辛只有参与了才会体会得到。申有顺自1985年就介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现为市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主任,已年近七旬的他仍战斗在名城工作一线。说起我市的这段历史,他仍是记忆犹新,侃侃道来。

  ■初次申报,邯郸与名城擦肩而过

  说起邯郸的历史文化,恐怕连小学生们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他们在写赞美邯郸的作文中,都能将邯郸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融入每一篇文章之中。

  邯郸,早在7300年以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新石器中早期文化代表“磁山文化”的发源地;殷商时期是商王朝的“离宫别馆”和畿内重地;春秋时期是晋国的重要城池;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曾历经八代国君,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汉时与长安、洛阳、淄博、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邺城崛起,曹操建都邺城后,构筑了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政治格局;此后邺城又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隋唐以后,大名城逐步发展,为唐朝“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朝为京都开封的陪都;也是宋、元大名路,明、清大名府,民国大名道的治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著名的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

  邯郸诞生于新石器时期,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我市不仅是文物大市,还形成了上古时期的女娲文化、新石器时期的磁山文化、战国两汉时期的赵文化、曹魏时期建安文化、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教文化、三次为都四代建府的大名府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从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建筑、古城墙到石窟寺、金石碑刻、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等,其遗存之丰富、层次之鲜明、脉络之完整,在我国极不多见。

  看到上述这些每一位邯郸人都能耳熟能详的邯郸历史文化,谁都会觉得邯郸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那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申老却意外地告诉记者,邯郸曾在第二批历史名城申报中名落孙山。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首批公布了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一份份名城申请飞入国务院,都来争取这一城市的最高荣誉。

  申老说,名城的标准很高,要求很严,不仅城市的文化底蕴要丰厚,还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当时的相关部门可能是出于害怕保护了历史遗迹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对名城申报没有给予太高的重视,只派建委下属的一个科和文保所共同起草了申请报告。区区三页的申请报告如何能诠释出邯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能展示出文物保护的措施和规划,因此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与我市擦肩而过,又让邯郸人等了十个年头。

  ■申报不成,我们就是邯郸的罪人

  初次申报失利,邯郸人于心不甘。机会在1988年出现了。那年十月,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届理事会在我市召开,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后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的周干峙,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后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的郑孝燮应省政府邀请,亲自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第一次到邯郸的郑孝燮不顾年过七旬的高龄,提出要看看邯郸这座古城,起初定的是一天,可是郑老看了一天后觉得不过瘾,继而又连看了四天,邯郸的各个古迹都留下他的足迹。看过后郑老非常震惊,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们还有这么多文物,保护得这么好,邯郸理所当然应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和市领导交换意见时,他又透露出国家还要进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评审的消息,而且是最后一批。他还表示回北京后要大力宣传邯郸,并要亲自拍幻灯片留资料。

  1989年4月,郑老会同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国家文物研究所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国家古建筑园林研究会秘书长何俊寿一行四人再次来到邯郸,一呆就是七天,足迹踏遍邯郸的市区、临漳、武安、涉县、磁县等所有文物古迹景点及古民居,并亲自录制了各个遗址的幻灯片。  

  郑孝燮两次来邯,对市领导触动极大,我市立即启动名城申报工作,成立由两位副市长为主的领导班子,市建委、文保处、规划设计院、社科所都抽出专人负责,按照申报规定和程序,组织开展文物古迹介绍、照片影集汇编、保护规划编制、申报材料搜集等工作。由于国家规定第三批名城评审需两级评审,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我市只得先从申报省级开始。有了第一次申报失利的教训,有了国家名城专家委员会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这“三大巨头”的支持,我市这一次申报工作开展得深入细致、有条不紊。1989年10月16日,我市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0年6月6日,由省建设厅、文化厅正式向国家提出申报我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市提升了申报班子的规格,由市长亲自负责,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统一协调。时任邯郸市委副书记的李从军(现任新华社社长)带领工作人员五上北京,拜访国家建设部、文物局领导。申报班子全体人员放弃节假日,对申报资料进行整理、补充和调整,并分赴北京、西安、上海、南京,拜访参加评审的专家,征求意见和支持。

  国家评定历史文化名城实行总额控制,即不得突破一百个。前两批已评定了62个城市,第三批的指标已所剩无几,而提出申请的城市已达近200个,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当时参与申报的工作人员把“申报不成将成为邯郸的历史罪人”作为激励自己工作的动力。

  这次申报由于领导重视,资料准备充分,内容翔实,在1992年7月召开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评审会上,我市获得全票通过。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不出二十年,邯郸肯定会火起来

  邯郸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不仅对我市的城市定位、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大大提高了邯郸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88.8%的人认为最值得邯郸人骄傲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3.4%的人认为邯郸最应该体现的是亲切宜人的古城风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日常的名城保护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对文物古迹、文化脉络的保护,更要对其整体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协调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制定了“抓实叫响一个城,一城带四城”的工作思路,力争三到五年达到国家“四城”标准,进入国家“四城”行列。四城即卫生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环保模范城。

  2001年4月23日,我市正式成立了高规格、有权威的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由市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规划建设和文物保护的两位副市长担任。市名城委成立后,已先后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了邯郸建城年代、秦始皇出生地、邯郸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可行性及经营历史文化是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等专题研究,并参加了赵苑、赵王城、丛台周边地区改造方案等项目的论证,有力地促进了名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说起邯郸名城工作的将来,申有顺主任非常激动地说,邯郸市目前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已达50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个。拥有这么多的“宝贝”,最多再过二十年,邯郸肯定会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