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打工人心里的苦,招聘网站从来不懂。。。哎
日期:2022-03-06 浏览

  工作经历(案例一)工作时间:2007-06到2014-02

  公司名称:简历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IT事业部 所在岗位:客户总监

  工作描述:
重要品牌客户的关系维护,沟通、项目监督管理,以及核心媒体关系和资深编辑记者、高层的维护;
客户活动方案的制订和策划,最终审核定稿,包括每周的例会和客户的媒体公关培训;
客户月度/年度传播方案制订,审核;
活动现场的监控及管理;
提案,竞标及讲标;
撰稿(深度稿/综述稿)及客户新闻稿的的审核把控;
撰稿(深度稿/综述稿);
公司客户深度挖掘,以及外部客户开拓(BD);
根据客户年度战略发展目标,制订相应原公关计划和方案;
组织实施和监督项目计划,处理突然发性事件;
整合媒体资源,指导并建立有效的媒介传播规划;
服务客户:EMC、用友软件、苏宁易购、中粮我买网、SONY、NEC、大唐电信、中国移动、Infor、IFS、荷兰银行、宝瑞通、花旗银行、民生银行、易宝支付、潘婷、卡地亚等
代表案例:1,苏宁京东电商大战策略及执行传播;
项目职责及主要工作内容:1,事件传播的策略制订及沟通确认;2,传播方案的撰写及修改确认;3,媒介资源筛选及媒介发布规划;4,稿件策划、撰写及审核、确认;5,危机预警制建立及监控;6,项目结案报告审核修改;
2,某全球500强企业危机公关,等等;
项目职责及主要工作内容:1、危机的分析及媒体深度沟通;2、危机解决方案的策划制定及执行;3,危机处理及后续报告撰写、修改;

  工作经历(案例二)工作时间:2016-04到至今

  公司名称:简历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 所在岗位:客户总监

  工作描述:
1、负责团队协调建设及日常工作管理,确保高标准的客户服务质量。
2、客户关系维护,带领团队为客户提供顾问性的公关策略,准确为客户提供公关传播、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形式的创意,建设并维护健康、互信的客户关系。
3、负责制定公关活动策略及活动策划方案并完成提案以及监管项目执行效果、供应商、成本管控。
4、掌控项目的进展,协调制作、执行部门沟通工作,共同完成项目工作;并负责项目后期结算。

  工作经历(案例三)工作时间:2007-09到2014-07

  公司名称:简历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 所在岗位:客户总监

  工作描述:
跨国公司销售市场策划经验,负责中国大区的全面销售,听从安排,努力完成任务。熟悉华东广告重点客户及代理广告公司建立和管理销售团队。负责管辖区域重要客户的管理,协助市场部制定和执行市场销售促销计划,并合理控制其成本费用。在业务策略的指导下发展与客户的贸易关系。定期进行业务总结。负责公司的全面的业务开发,销售团队的管理.能承受工作压力,思维敏捷,控制公司产品成本的能力,及对ISO9000体系知识培训,员工内部管理,全面优质管理(TQM)培训准备、策划企业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关。同时具有信息采集与编辑,良好的团队工作经验,书写报告及策划书、有程序地向上级汇报工作(工作之余还选修了国际贸易课程

  工作经历(案例四)工作时间:2010-01到2012-09

  公司名称:简历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 所在岗位:客户总监

  工作描述:
1、负责团队的日常管理、发展与规划;
2、带领客户团队完成与客户的全面沟通,监督、指导小组成员为客户提供高效、有针对性的创意、媒介、执行服务,发现并制造新的合作机会;
3、深度了解、分析客户需求,协调其他部门为客户定制活动策略,全面负责提案工作,完成新客户、业务的拓展。
主要客户:新浪微博、奇虎360、创新工场等

  昨晚,校长的朋友圈和抖音都被3·15的新闻刷屏,其中最让人愤慨的就是招聘网站在未告知求职者的情况下,私自将简历打包出售,这导致很多黑色产业链把魔爪伸向了大批的年轻打工人。

  
说实话,出售个人资料这事似乎每年都会曝出来一些,记得往年曝光的通信公司、银行都曾经把客户的详细资料打包出售给各种贷款理财及诈骗公司。

  
这篇文章,校长想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给大家好好扒一扒招聘网站为了跪舔企业主而无视打工人权益所做的那些事。

  
校长作为一名曾经做过投资也创过业的打工人,可以理解招聘网站背后盈利模式的局限性和竞争环境的无奈。

  
由于招聘网站本质还是属于信息撮合平台,企业方和求职方就是他们的核心客户,你可能会发现招聘网站似乎从来没有为求职方提供过服务,也基本上没有向打工人收取过任何费用。

  
那么,它们靠什么挣钱呢?

  
其实招聘网站的真正客户是企业方,虽然打工人也是用户,但打工人只不过是帮助招聘网站实现盈利的流量工具而已。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求职者,才使得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方去该平台发布招聘需求,而也正是因为有了招聘信息,求职者才会去招聘网站。

  
所以,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拉皮条撺局的生意。

  
那么一家招聘网站如果想要做大,就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两端都要达到足够的量级,才能实现这个平台的价值匹配逻辑。

  
于是,招聘网站往往每次一赶上毕业季与招聘季,就会花重金去砸广告,不管是在电梯里、地铁里,还是给娱乐综艺节目冠名,这背后都是巨大的市场推广成本,根据某券商的行业报告显示,已上市的招聘网站里,其每年的成本支出中,市场推广费的平均占比高达70%。

  
可想而知,招聘网站们在抢夺市场的过程中,拼的就是谁的“棺材本”更厚。

  
当把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方与有求职需求的打工人汇聚一堂时,招聘网站才能开始自己的收割游戏。

  
其实,所有的互联网平台不论是电商、搜索、同城服务、招聘等,本质做的还都是“虚拟地产”的生意,一方面通过租售平台上流量大的广告位,另一方面再给企业方提供一些收费的增值服务,比如:主业展示、简历推荐、自动回复、招聘数量、精准推送、数据分析、人才库管理、薪酬管理、简历购买等等。

  
这两块收入就好比租金与物业费。

  
由于目前企业的招聘渠道基本都是通过互联网,那么如何能够更快的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就是企业方的最大诉求,在这个诉求之下,就不得不向招聘网站支付费用。

  
而且,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有很多互联网科技型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会体现在人才抢夺的竞争。

  
这类企业一般在融资后,就会有大量专业互联网人才的招聘需求,也因此催生出了像拉勾和直聘这些借助互联网创业潮而起来的招聘公司,当然这背后也存在一部分因为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机会。

  
对于招聘平台来说,企业才是铁打的营盘,打工人只不过是流水的兵。

  
所以,只有伺候好了企业方才能真正挣到钱。

  
这也就不难理解此次3·15曝光的招聘网站非法出售求职者简历的事件了,因为很多企业确实没有太多能够吸引人才的竞争优势,购买简历也不过是HR为了能更快完成自己的KPI而不得已的手段罢了。

  
但招聘平台却忽视了一些黑色产业的别有用心,拿着这些求职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干着见不得人的生意。

  
所以,招聘平台是推不掉责任的。

  
如果你以为招聘平台为了跪舔企业客户就只做了这些,那就错了。

  
招聘平台对于打工人的伤害,可以总结出以下七宗罪:

  
第一罪

  
帮助企业监控员工的跳槽动态

  
有些招聘平台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方对于核心人员的控制,会提供固定对象的监控功能,只要这名被监控的员工更新了求职信息,或有投递其他公司简历,就会通知企业方,这个行为不知道算不算侵犯个人隐私,但至少是一种变相的限制打工人自由选择跳槽的“奴役思想”。

  
第二罪

  
自动群发招聘信息给不匹配的求职者

  
很多行业和岗位确实不太容易招聘到员工,比如:保险销售、房产中介、电话销售等等,而招聘平台为了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就提供了一键群发的增值服务,导致很多非该岗位的求职者,会经常收到这种骚扰性的无效私信。

  
第三罪

  
通过高薪职位诱导小白求职者报名培训课程

  
很多互联网公司确实会有很多30K、40K起薪的技术岗,而平台方为了增加收入,专门推送这些高薪的招聘信息给一些工作1年左右的小白求职者,然后再让课程销售人员联系他,借由这些高薪岗位的诱惑,来销售自己近万元的培训课程。

  
第四罪

  
对于招聘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不审核

  
很多招聘平台根本不会审核招聘企业的资质及相关公开信息的真实性,使得很多打着招聘旗号的黑产公司,利用高薪诱骗年轻女性从事不法行为。

  
第五罪

  
缺少双向评价机制及企业信用等级

  
其实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每一次的简历投递与面试邀请都是满怀期待的,但如果该企业对于求职者存在简历忽视、待遇欺骗、面试放鸽子、借招聘名义窃取商业机密等行为,则都是对求职者心灵上与感情上的严重伤害,这种伤害一点不亚于精神诈骗。

  
第六罪

  
对于应届生及实习生缺少风险提示与基础的法律普及

  
很多刚毕业或还未毕业的学生,在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对未来既充满期待又懵懵懂懂,不免会收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比如:企业拖欠工资,不签合同,收取押金,不缴纳保险等等,如果招聘平台能够给这些年轻人一些额外的关心与保护,那么也是尽到了一个社会型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第七罪

  
对于薪资范围缺少解释说明

  
相信很多打工人都在岗位薪资范围的问题上,纠结过,惆怅过,被伤害过。很多招聘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就把薪资范围拉的很长,这让很多小白求职者对该岗位产生过高的期待,而当真正面试或到谈薪资的时候,企业方这才露出真面目,这种手段确实屡试不爽,而对于资深打工人,大都也都心知肚明。

  
所以,招聘平台应该要求那些薪资范围过大,或者相同岗位不同薪资的招聘信息,必须严格说明薪资范围的确定标准,减少求职者时间与精力成本的浪费。

  
校长我也曾经思考过,是否有一天互联网招聘平台会彻底消失,那么代替它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样新的产品形态呢?

  
从社会生产效率来看,合适的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是最优解;但校长我觉得这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合适的评价标准会因个体的成长与进步、社会趋势发展、城市人口流动、技术革命等因素而不断变化。

  
合适这词,不仅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灵魂的亵渎,合适代表着放弃自由、忠于雇主、任劳任怨、奉献生命,而这恰恰是企业主所一直追求的。因此,只要招聘平台为企业方服务一天,就永远无法真正站在打工人这边。

  
似乎,人们已经默认了在雇佣关系里,打工人就是注定被剥削的一方,只要打工人选择跳槽就是不忠,只要打工人做点副业就是工作时间不饱和,只要打工人要求加班费就是变相造反。

  
如果这就是社会的规则,那么我相信这个世界最后一定会分割成接受规则的人和尝试打破规则的人,当打破规则的人开始多于那些接受规则的人时,就是招聘平台彻底消失的开始。

  
跳槽大学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和影响那些努力打破规则的人。

  
微信搜索公众号【跳槽大学】,获取完整版文稿。

  
跳槽大学,带你探索高级打工人背后的故事,每周更新,一定要关注。

  
校长帮你探路,跳槽不会迷路。